PVDF氟碳粉末涂料因性能(如耐候性、耐腐蝕性)被廣泛用于端金屬基材(如建筑幕墻、戶外鋼結構),但施工過程對工藝要求嚴格,若操作不當易導致涂層缺陷,影響性能和壽命。以下是施工時需重點注意的問題:

一、基材預處理:決定涂層附著力的核心
PVDF涂層對基材表面清潔度、平整度要求極,預處理不當會直接導致附著力差、起泡、脫落等問題:
除油除銹:
基材(如鋁、鋼)表面的油污、氧化層、銹跡。常用方法:堿性脫脂(油污)→酸洗/噴砂(氧化皮和銹)→中和(殘留酸堿性)。若殘留油污,涂層易出現“魚眼”或局部脫落;若氧化層未除凈,后期會因基材繼續腐蝕導致涂層鼓起。
磷化/鈍化處理:
金屬基材需經過磷化(形成磷酸鹽保護膜)或鉻酸鹽鈍化(鋁型材常用),增強基材與涂層的附著力。尤其鋁型材,鈍化膜厚度需控制在8-12μm,過薄則防護不足,過厚可能導致涂層附著力下降。
表面粗糙度控制:
噴砂或打磨后的基材表面粗糙度(Ra)建議在30-50μm,過光滑會降低附著力,過粗糙則易藏污納垢,影響涂層均勻性。
二、粉末噴涂工藝:避免涂層缺陷的關鍵
粉末靜電噴涂參數:
電壓:通??刂圃?0-80kV,電壓過易導致“邊緣效應”(棱角處涂層過厚、流掛),電壓過低則粉末吸附不足,涂層過薄。
霧化氣壓:0.3-0.5MPa為宜,氣壓不穩會導致涂層厚薄不均;粉末噴出量需與基材移動速度匹配,避免局部堆積。
噴槍距離:保持15-25cm,過近易造成局部涂層過厚,過遠則粉末利用率低,且涂層易出現針孔。
涂層厚度控制:
干膜厚度建議60-80μm(雙涂層體系:底漆20-30μm+面漆40-50μm)。過薄則遮蓋力不足,耐候性下降;過厚易導致固化不、流掛或開裂(尤其在邊角處)。
三、固化條件:影響涂層性能的核心環節
PVDF粉末涂料需溫固化(230-260℃,15-30分鐘),溫度和時間是關鍵,偏差會嚴重影響性能:
固化溫度不足:
若溫度低于230℃或時間過短,樹脂無法交聯,涂層會出現“發粘”“硬度不足”,耐化學性和耐候性大幅下降,后期易粉化。
固化溫度過:
超過260℃可能導致樹脂分解,涂層變色(如泛黃)、脆性增加,甚至出現氣泡(基材內殘留的水分或氣體受熱膨脹)。
爐溫均勻性:
固化爐內溫度需均勻(溫差≤±5℃),局部溫差過大會導致同一工件不同部位涂層性能差異(如部分過固化、部分欠固化)。
四、環境與設備:避免污染和效率問題
施工環境清潔:
噴涂車間需防塵、,空氣中粉塵或雜質若混入粉末,會導致涂層表面出現“顆粒”缺陷;濕度需控制在40%-60%,濕度過(>70%)易導致粉末吸潮結塊,噴涂時出現“吐粉”不均。
粉末回收與篩選:
回收的粉末需經過120目篩網過濾,雜質和結塊,且回收粉與新粉的混合比例不宜超過30%(過量回收粉會影響涂層光澤和顏色一致性)。
設備維護:
噴槍噴嘴需定期清理(避免堵塞導致噴涂不均),供粉管需保持通暢(防止粉末輸送中斷),靜電發生器需定期校準(確保電荷穩定)。
五、后處理與檢驗:確保涂層質量達標
冷卻控制:
固化后的工件需緩慢冷卻(避免驟冷導致涂層因熱脹冷縮開裂),冷卻至室溫后再搬運,防止涂層被劃傷。
涂層性能檢測:
施工后需抽樣檢測:附著力(劃格法,≥5B級)、硬度(鉛筆硬度≥2H)、耐沖擊性(≥50cmkg)、膜厚(用測厚儀多點測量,確保均勻)。若不達標,需排查預處理、噴涂或固化環節的問題。
總結
PVDF氟碳粉末涂料施工的核心原則是:“預處理要、噴涂參數要穩定、固化條件要、環境要潔凈”。任何環節的疏忽都可能導致涂層性能下降,甚至失去其耐候、耐腐的核心優勢。因此,施工前需對操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,施工中嚴格遵循工藝規范,尤其針對溫固化和基材處理的細節,才能確保涂層達到20年以上的使用壽命。